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院博士研究生程硕涵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25-04-18

近日,我院博士研究生程硕涵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题为“Spatial metabolic modulation in vascular dementia by Erigeron breviscapus injection using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采用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AFADESI-MSI)技术,开展了灯盏细辛注射液(EBI)对血管性痴呆(VaD)的空间代谢调节作用研究,不仅揭示了VaD的分子基础,而且证明了EBI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剂的潜力。此外,该研究证明了质谱成像技术在植物药研究中的作用,为植物药治疗引起的空间代谢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文章相关实验研究在周文斌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

本研究系统开展了EBI的化学成分分析,成功鉴定出87个化合物,初步揭示了EBI抗VaD的潜在物质基础。为进一步验证其药效,研究选取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O)大鼠模型模拟临床VaD表现,并通过水迷宫实验、生化指标检测等手段对模型和药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建立成功,EBI显著改善了VaD的病理状态,其中高剂量组(EBI_H)的效果与阳性药奥拉西坦(ORTI)相当。进一步利用AFADESI-MSI技术和网络分析,研究深入揭示了VaD引发的大鼠脑代谢网络功能紊乱,并证实了EBI对代谢网络的回调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EBI_H与ORTI共同回调了15个代谢物,且多数与神经递质相关,预示EBI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代谢发挥抗VaD作用。最终,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整合了EBI化学成分和EBI抗VaD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结果,构建了化合物-反应-酶-基因网络,进一步发现单胺氧化酶B(MAOB)可能为EBI抗VaD的关键靶点,并识别出包括血清素在内的7个与神经递质代谢紧密相关的关键代谢物,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了EBI活性成分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代谢发挥抗VaD作用的假设。


来源|程硕涵

编辑|秦阿娜

审核|董真祎 唐丽 秦阿娜



上一条:庞宗然教授入选第三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划教材主编
下一条:药学院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举办学习教育联学联建读书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