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为伴,晨风作序,3月31日,药学院师生在海淀校区体育场开展“齐颂中华”国旗下的“铸牢”课堂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董真祎和副书记、副院长黄火强与40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由党政办、学工办主任李艳艳主持。董真祎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以“挺膺担当向未来”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也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她希望药苑学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医药事业,在传承中医药瑰宝、创新药物研发...
3月20日起,药学院师生组队开启“桃李同行”启航跑。 这里,老师同学三五成群但不开组会,不用PPT,更没有论文、数据、实验,只有春光、笑脸和一群“跑出圈”的师生,以快走或慢跑打卡2KM,我们看看谁才是真·体力·王者。 操场变成师生交流平台, 运动轨迹转化为“三全育人”育人纽带, 同学调侃“看不出老师还‘老’当益壮”, 老师回怼要全方位整治“脆皮学生”…… ...
为引导团员学生更好理解并牢固树立正确的“大食物观”,2025年寒假期间,药学院团委组织开展“新春茶话会·生活中的大食物观”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新时代理念有机融合,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分享交流,共同探寻“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背后承载的文化与意义,思考“大食物观”下的青年责任。本次团日活动药学院研究生团支部99名团员全体参加,20余人次做交流发言,大家结合自身生活、学习情况,围绕“生活中的...
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据《千金要方》、《伤寒杂病论》等古籍记载,二十四节气和中医都基于古代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 “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念。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时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成果;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又为中医的养生、诊断和治疗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春分“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我们迎来了春...
“岁时记·春韵乡忆”春节活动照片征集活动圆满收官啦!从北国的冰雕雪韵到南方的烟火璀璨,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现代年味的创新,同学们用照片带我们领略了不同地域的春节仪式感。快随我们一起看看吧——感谢每一位投稿的“生活记录家”,感谢评审团队的火眼金睛,感谢学院研究生会“操碎了心”的后勤保障……没有你们,就没有这场穿越时空的年味之旅~持续关注@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惊喜等你解锁!
节气“药”养生 年轻正当时——药学院举办“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文化展”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 “中医药文化节”——“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文化展”在校举办,引来众多小伙伴围观,掀起了MUC中医药养生新风潮。时值“大雪”节气,同学驻足展板前,认真研读大雪时节的饮食禁忌。这个展,每一张图、一个方都是一个节气的注脚,我们约上小伙伴,一起探寻自己感兴趣的养生奥秘。展览在丰台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信息化大厅...
11月14日至11月15日,迎着初冬的骄阳,一场关于“中医药健康与养生文化交融”的义诊活动在民大校园里C位出道……校内外专家齐聚,现场脉诊解疑活动期间,来自校医院、药学院的专家大咖亲临现场,为师生们提供一对一的脉诊服务。通过精准的切脉与细致的问诊,专家们不仅为师生们揭示了身体的微妙变化,还量身定制了健康处方,为大家排忧解难~【中医脉诊】【候诊现场】特色中医技法,体验“痛并快乐”“耳穴压豆、推拿”,这些传...
近日,在学校举办的“新质发展 强国有我”读书报告会中,药学院2023级中药学硕士生王潇倩同学《读懂中医药文化》荣获二等奖。分享中,她不仅对《读懂中医药文化》一书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还结合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如“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中医的五行学说,以及中医治病的法则“望闻问切”等,进行了生动而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她对于中医诊脉中寸口脉的寸关尺三个部位的分布及其对应的五脏六腑位置的讲解,更是让在场...
青春“药”志愿│药学院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敬老院志愿活动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志愿者组织开展“爱在方庄,温暖老人心”系列活动,将爱、责任担当和真挚关怀带入敬老院,以青春温暖夕阳。3月16日,“青春暖夕阳”志愿者小分队6名同学前往丰台方庄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1名领队和5名志愿者分工合作,有序开展古诗词拼图、棋牌乐等各项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关爱和温暖,同时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就业“药”知道——毕业生要了解的就业流程一、毕业去向流程二、毕业去向登记流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从2023年起,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毕业生应当按照毕业去向登记制度要求,及时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 dj.ncss.cn,以下简称“登记系统”)完成毕业去向登记工作。(一)毕业生登录登录方式一:通过手机端搜索登记系统网址https:...